回想一下2021年,这一年是充满了魔幻色彩的一年,这一年就像是坐过山车,又像是梦游仙境,总之是奇事连连,充满想象力,简直是像去奇幻世界的冒险。

临近年终回到了老家,并不是探亲似的回家,而是字面意义上的回家,放弃了北京的基地,东西打包的打包,送人的送人,然后兜兜转转回到了老家,几年光阴,好像做梦一场,在自我的惊异中,匆忙的画上了一个句号,而我大脑可能到现在也还没有反应过来,分不清哪些是虚幻,哪些是现实了。

至于回家的原因,说来可笑,不提也罢,每个人都需要做出牺牲,有的人在思考牺牲,有的人在思考获取,从广阔的视角来看,这社会确实是一锅大杂烩,青菜豆腐,萝卜土豆。如果能看清人的命运,想来会好过很多,但我从不觉得,有哪个生物能看穿别人的命运。

这一年开了不少的车,迈锐宝去了趟河北,帕萨特也去了趟河北,A6去了趟草原天路,轩逸去了趟长城,还有S90,体验最好的一台车,大概是因为新车吧,才跑了1000多公里,去了趟红螺寺。自以为开了不少的车,没想到就这么几次,印象中开的最多的朗逸,却想不起来去了哪里,以前每次出去还写篇游记,后来新鲜感就慢慢的淡了,第一次租车还挺激动的,人确实应该尝试不同的事情,经验多了以后,好东西总比坏东西多。不过说到开车,有两次是遗憾了,一次是去重庆,一次是在广州。

先回忆下重庆吧,重庆之旅是趁着失业间隙,想去见识一下传说中的山城,同时也可以顺路去趟成都。因为忘记带驾照,而没有租车,但重庆之旅真是很有惊喜,这惊喜多少带了一点偶然,因为第一次去南方,无论是哪个大城市都会有些加成,但重庆是在我走过的城市中,也是独树一帜的。因为是一座山城,上坡下坡在所难免,而为了空间,又是高楼林立,所形成的鳞次栉比的效果,就让人体验良好,又有两条江流过重庆,山中有水,水中有山,是一座现代化古朴城市,虽然这两个词看似十分矛盾,但在重庆却都能提现出来,他的高楼大厦充满着现代的五光十色,但路边的火锅摊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,这是在北京从来没有体会到的。想在想来,还是很怀念在重庆的两天,很是神奇。

一般意义上来说,重庆并不是一座适合旅游的城市,因为他实在没有什么景点,有的一些人们口中相传,也不过是人类活动出来的商业圈子,艺术圈子,但其实旅游并没有这么狭隘,去一个陌生的地方,感受当地的生活,将自己融入其中,夜晚的路边散步,也是旅游的一种方式。

从重庆出来,顺路去了成都,南方可能是人类的密度较大,景点总会带有一些人类的痕迹,这是在北方的我感受直接的地方,可能别人都不会注意到吧,成都这个地方的生活,其实也不能说是慢节奏,可能是地区人们的性格使然,多少还是有些生活的味道的,不像在北京的人,和机器的区别并不是很大。多多少少有些遗憾,重庆之旅还是过于匆匆结束了,没有多少期望的去,却依依不舍的走了,以后还是要找机会再去一次罢。

说到重庆之旅,有这种机会自然也是因为有了工作的间隙,从一家公司被老大带到另一家公司,中间所产生的空窗期,产生了走一走的想法。新的公司在广州,本来是不想去广州的,但是去了以后,却有着良多的收获,人确实还是应该多走一走,不然就不会知道,自己多少还是井底之蛙啊。

广州的工作与生活大概持续了一个半月,没有赶上清闲的时候,等我上场的时候,已经是紧锣密鼓的开足马力干活期了,工作生活跟在北京没有什么区分,两点一线的生活已经习惯多年,但是因为正赶上了七八月的热浪,结果去了两趟医院,最开始出去两个周末以后,也基本过起了宅家的生活。

第一次出门是去黄埔军校,这次旅程倒不是说黄埔有多惊艳,而是当你站在那里,走在那里,看着陆军军官学校几个打字,突然会发现,啊!这是黄埔啊!我想大多数没去过南方的人们,可能都会有这种突如其来的感觉,从别人的口中,从书中,从电视中,听到了,看到了太多了言语,但是时间总会让人形成一种印象,也即那是电视里的事情,总感觉不在一个世界里,而当他真的在你眼前,更多的是一种恍惚感,一种奇妙的感觉,我们在一起,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上。想象着短短几十年,这片土地上的人们,一批批的人们走进来,走出去,走过这里。这里有过战火,这里有过热血。这种感觉多少会带上一些伤感,但更多的是思考其意义。在重庆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,看着眼前的水,并没有意识到那就是长江,直到拿出地图想导航一下,才反应过来,这是长江啊!这种历史上的空间与时间的重合感,会让人感到唏嘘,好似从梦中醒来,有好像在入梦一般的感觉。

但在广州的时候还是懒惰了,还有想去的地方没有去,有时候还是不应该犹豫的,有条件就应该往前冲,不然就容易徒增遗憾,回忆时候的感伤,也就多了几分。

我写作有些问题,吭吭哧哧的憋许久,可能才憋出来几句话,但是没想到这写了这么多,却还没写完今年的游记。我写这些东西,又让我想起了《禅与摩托车艺术》这本书,这本书我看过很多遍,但是实际上具体内容并没有记住多少。一本书会给人带来感受,带来体验。以前看书的时候,总会感觉自己又活了一生,虽然是短短的一生,但是也有了一种完整一生的感觉,体会到了作者的世界,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修炼。我看了好几遍这书,给我带来的感受与思考和认同,是像印在身体里一样,那是在思考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思考去面对身边的世界。

在南下之前,也有两次内蒙的旅行,一次是从呼和向西,一直到阿拉善,然后返程。一次是从海拉尔出发,在呼伦贝尔和兴安盟境内,绕了一大圈。在北方的旅行,多多少少是有些亲切感的,西行的旅程,路过一个又一个的城市、村庄,偶尔会十分恍惚,可能是睡眠过少的错觉,躺在旅馆床上的时候,仿佛回到了大学时的那个宿舍,仿佛回到了几年前的下午,恍恍惚惚,总有种时间上的错位感。

这次旅程,最开始的打算是去黑城的,但是时间上遇到问题,最终在阿拉善境内没有走多远,就返程了。驶向阿拉善的路途上,感受到的荒凉是不一般的,有些路段已经被黄沙所覆盖,走在这种路上,总会有一种赶往天边的错觉,但是偶尔对向过来的小面包,会不时的打断我的思考。在路上也遇到了两队种树的人,也会有一种课本在眼前的错觉。这次还去沙地里开了一圈老吉普,沙漠开车的感觉,还是很有意思的,就像不会开船的人在开船一样,充满了激情,尤其是翻过一个大坡的时候,虽然知道坡的那边什么也没有,但是前边道路什么也看不到,只能看到引擎盖的时候,右脚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犹豫。

呼伦的旅程,则更加的赶路了,平均每天开车七八个小时,最后脑袋已是眩晕状态,路上的风景也多少少忽略了一些,但是他的印象也同样让人无法遗忘。机缘巧合,到了奇乾这个地方,在这个村庄转了两圈没有看到人。站在额尔古纳河边,对面就是俄罗斯,边防军的孤独,也许是其他人永远体会不到的,回程基本是沿着边境线在走,大片的油菜花,大片的草地,大片的马群,大片的牛羊,以及笔直但是又上下起伏的公路,就是回程的风景。当然不能忘记去程的林区风景,在林间路行驶,总让我有种在玩极品飞车的重合感。

不得不说这次旅程有两个历史性的时刻值得几年下来,一次是临时路被翻倒的大车堵塞,不得不来了一次越野,遭到了人生的前不知道几次托底,之后检查的时候发现,前挡泥板也被磕掉了一个,简直是损失惨重。而后来遇到了超长过水路面的时候,经历了第一次车子熄火,这次的损失更加严重,不过在观看师傅排水的过程中,对发动机的了解倒是深刻了很多,看着发动机在眼前喷油,看着涡轮启动,看着水像喷泉一样出来,真的是印象深刻,实践果然是巩固理论的最好方法啊。

想不到写了这么多,其实还没有把这一年的旅程写完,写的也只是大概的轮廓。但是写出来的字,简直远远的超过了我的能力,没想到我偶尔也能如此爆发,若是高考的作文能这样喷薄而出,估计也能再多个几分。

这一年从内蒙到广州,自然的荒凉和城市的繁华,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总是在我的脑海里激烈的碰撞,多多少少感到一些痛苦,这些记忆有时候像是一场梦,但我又知道他们是真实的,就像这几年的生活,兜兜转转回到了最初,但是我依然也不会回到几年之前。这中间又有很多的不同,却也是说不清的东西,总是感觉惆怅,只是一个旅人,又感觉很幸运,多少也是多了一些经历,而这些经历,很美好,我不想忘记这些记忆。

本来是想流水账一般的写一下2021年的事情,毕竟这一年实在是过于科幻,从未想过我的人生中会有这样一年,从未有过这样的打击,也从未有过这样的痛苦,更从未有过这样大的变化。没想到旅程却占用了这么多篇幅,写来写去成了一篇游记,想写写别的却困得已经眼皮打架,估计下次写作也未必有灵感爆发,就以这篇游记作为2021的回忆吧,毕竟回忆总是应该选择一些美好的事情嘛。